:::
顯示具有 活動籌辦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DLLL-CIAS介紹 / DLLL-CIAS Introduction

DLLL-CIAS介紹 / DLLL-CIAS Introduction

image

這篇發佈我在2014年6月底的「雲端科技與圖書館行動服務研習班」中課程「雲端平台基礎設施建置實務──DLLL-CIAS介紹」的課程投影片。

This article is the slide of my course “Cloud Technology and Library Mobile Service Workshop” in July, 2014. Finally is my thought of this workshop.


DLLL-CIAS是什麼? / What is DLLL-CIAS

DLLL-CIAS是政大圖檔所數位圖書館與數位學習實驗室中我所開發的開放原始碼雲端平台方案。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讓經費不多的中小型單位也能夠用現有伺服器資源架設好用的IaaS雲端平台。其他介紹請看「DLLL-CIAS雲端平台架設與使用專題目錄」。

課程投影片 / Course Slide

Google Drive的原始版本投影片 / Slide Original Version on Google Drive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篇投影片是一開始是以Google Drive投影片製作。

image

雖然Google Drive投影片製作起來並不如Power Point一般的精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個版本是供列印用的,所以特別以高對比黑白相間的範本製作),但是Google Drive投影片製作功能卻是相當足夠使用。更重要的是,Google Drive的協同製作跟註解(comment)完全贏過Windows的OneDrive。

這學期我大量使用Google Drive的協同編輯功能,像是跟人一起編修論文計劃書、規劃投影片內容,這份投影片也是從Google Drive開啟編輯起。我先規劃投影片大綱,記錄每一張投影片欲講述的內容,以及相關參考資料的來源。然後各張投影片的內容則是跟實驗室各位助理一起填寫資料,接著我再重整資料內容。當投影片內容確定之後,最後我再下載成Power Point檔案作進一步的排版美化。

image

最後排版而成的版面就是這樣子了。

Google Drive與Power Point轉換編輯注意事項 / Difference Between Google Drive and Power Point

使用Google Drive製作投影片跟Power Point製作投影片有幾個重點差異需要注意:

  • Power Point匯入到Google Drive時樣式容易跑掉,但相反的從Google Drive匯入到Power Point問題卻不大。
  • Google Drive不支援投影片頁碼、不支援陰影、不支援連接線的折線。這幾種功能都是投影片常用的重要特色,請自行斟酌。
  • 請善加利用「投影片母片」(Power Point用詞)、「主投影片」(Google Drive用詞),可以保持投影片格式一致。

有機會我再詳細聊一下Google Drive協同編輯的心得吧。


結語:終於把研習班課程完成了 / Conclusion: The Experience of Workshop

這份投影片發佈之後,研習班的工作總算是告一段落了。

這次研習班跟其他研習班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於有很多實作的內容,而不是一直坐著聽老師授課。這次研習班主要兩個實作課程,一個是KALS合作標註閱讀學習,另一個則是這個DLLL-CIAS實作,這兩個實作都讓我煞費苦心。DLLL-CIAS要架設許多虛擬機器伺服器這點顯而易見,而KALS要弄到讓學員能夠在系統上順利操作,這背後其實也修改了許多細節。之前去IMLF 2014時就已經拖延了許多工作,然後之後投入在這研習班上,課程的部分就有點顧不住了,真是對不起老師啊。

雖然期末與這研習班整個像是災難一樣鋪天蓋地而來,但最後總算能夠過去。上課過程中有些兵荒馬亂,感謝各位助理大力相挺,沒有你們我一個人真的完成不了這些東西,這也包括了之前寫的幾篇DLLL-CIAS的細部操作文章

研習班上課過程中,我本來以為這麼硬的內容,應該會讓大家聽到一片瞌睡。結果時候聽完還蠻多人跑來跟我比較他們圖書館使用的VMware方案之間的差異,也有平時不碰技術的人跟我表達這堂課讓他獲益,有些人甚至想要在自己家裡架起這套方案。即使是客套話,我也覺得很開心。

希望下次能夠吸取這次的經驗,然後再帶給大家更好的課程內容吧。

(more...)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97年數位典藏實務與加值服務研習班順利結束

布丁布丁吃布丁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97年數位典藏實務與加值服務研習班順利結束

0810_124544

在一片兵荒馬亂的混亂中,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97學年度「數位典藏實務與加值服務研習班」終於順利落幕。

陳老師計畫以DSpace作為本次研習班的特色之一,有參與台灣大學機構典藏IR30相關學校的館員也過來一探究竟。第二天的「數位典藏系統與平台設計」課程中,我希望能盡量把DSpace的知識教給學員們,但是卻誤認了學員的需求與認知,因此課堂中發生的混亂情況讓我頗為自責。儘管如此,不少學員們透過自我摸索或請教的方式,在最後的成果發表時依然看到了不少亮眼的表現,實在是很欣慰。

舉辦這種研習班與一般的研討會並不一樣,每位學員都背負著所屬單位的期許與任務:「我們館內有好珍貴的館藏,年底我們就要開始數位典藏計畫,所以我才來這邊學習。」「我也用過DSpace,但還是有很多問題,這次來想把他搞懂。」為了能呼應他們的期望,我們這邊也是盡全力地提供最好的課程與服務。但仍是得感慨時間太少,上到最後一天仍還是覺得有很多沒教完的知識,總有遺珠之憾。

感謝各學員的配合與努力,儘管這次研習班所學內容與實際建構數位典藏系統還有好大一大段的距離要走,但DSpace這麼難用的系統你們都用起來了,那由廠商設計的系統想必更容易上手吧。


0810_124608

話說回來,我明明名牌上掛著是自己的本名,為什麼到最後好多學員都叫我「布丁」呢?叫著叫著大家好像就開始熟了起來,教著教著還聊起他們單位的趣事,真是有趣。

「你在這次研習班裡面賺到了人脈」,同學如玉如是說。雖然我腦袋裡面只有裝著「該怎樣才能讓學員學到東西,好讓他們帶回去交差」的事情,不過這種收穫還真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我就虛心收下了。


接著談談工作人員的情況。

這次有三門實作課程,其中又有DSpace作為數位典藏平台的實作課業,學員們使用電腦教室及設備的次數相當頻繁,而且操作時候遇到的問題也是源源不絕的來。由於懂得使用DSpace的學生不多,為了能幫學員解惑,所以我很多時間都待在電腦教室中。

令人高興的是,本次來幫忙的新生們,雁農、于璇、浚維、憶珊等等都相當地盡職且努力,幫我分擔了不少工作。這次工作任務的分配上我們太過小看工作的份量,實際上應該一個時段得配兩個人才足夠。

別忘了,設備組一直都是在最前線服務老師與學員們!如果設備組的人只要一不在場,很多時候就容易陷入混亂。希望設備組的學弟妹們都能夠盡自己的努力去提供最好的服務,如果表現很好的話,也能夠在大家面前增加些人脈分數也說不定喔!

期許這次研習班的經驗,能成為未來學弟妹在舉辦相關活動時的助力。


在製作DSpace教學時、幫學員解答問題時、以及跟學員們討論他們計畫的數位典藏架構時,再再地都讓我對DSpace有更多地認識與省思。

DSpace作為一個機構典藏系統還可以接受,但要做到數位典藏系統,在資料結構層次上太過單薄而不足以應付(數位典藏的Metadata是要樹狀結構的啊!),畫面呈現更是讓人不知道該從何改起才好。當然,DSpace實際上還是有很多功能我們還沒有完全探究,這也是現在教育部計畫當中我們正在努力的部份。

一點一滴地發掘出DSpace的潛力,實在是很有樂趣的一件事情。

只是,我的論文什麼時候才要開始寫呢......(遠目)

(more...)

設備組不是支援,而是前線

布丁布丁吃布丁

設備組不是支援,而是前線

今天的研討會當中,我擔任設備組的四位組員之一,負責名牌、報名表、議事規則、海報──之外的所有關於設備的事務。

會後跟同組的組長聊到這件事情,有學長說:「設備組只要在後面看著就好啦,很輕鬆的。」可是我們卻很難以想像可以如此。

本所研討會一年也不過兩三回,能參與研討會的最前線工作的人更是難得,所以我想在此紀錄一下工作的經驗。


週五的研討會,週四是場地佈置,設備組的工作從週三開始檢查電腦,我是從週一就開始準備AP了。

研討會會使用的設備大致上分成三種:一種是播放投影片用的筆記型電腦,另一種是場地環境,還有拍照與攝影。

一台筆電主要使用、另一台筆電是備用,我還打算再借一臺當作第三備用機(上一次的兩台筆電一起當機讓我觸目心驚難以忘懷),筆電桌面清空、擺置好講者的投影片、錄影錄音軟體及設備確認完畢、架設好無線網路、測試播放及錄影,這樣就完成了筆電的準備工作。不難,只是花時間。

熟悉場地環境的操作方面,這次的研討會只需要無線麥克風兩支、操控投影機、螢幕升降、燈光控管即可。由於國際會議廳的操作系統略嫌複雜,另一個人聽過就搞混了,還好我還記得怎麼操作。

這次特別架設了場內與場外兩台無線基地台(學長,這真的不叫做強波器),受到管理者林先生的稱讚,這也是上一場所記取的教訓。

拍照與攝影就不詳講了,我認為攝影組是最機動的單位,儘管沒有拍照的時候希望能來支援,但是卻不能因為有工作而錯過拍照的時機。


如果你認為完成上面這幾個前置作業,設備組就可以高枕無憂的話,那你就錯了。我現在就告訴你,為什麼設備組是前線而不可以躲在背後的原因。

首先老師在前一天場佈的時候臨時要求另外展示系統,考量到時程與場地變更等因素,我們在主要投影螢幕旁架起了小型的螢幕,並且另外架設一組筆電與投影機。當然,那台筆電上老師要展示的系統是要先開好的,這是應該做的。

然後會場外所長要求要用兩台電腦作系統展示,為求門面漂亮,這展示畫面可花了我一番心力去做(雖然我不否認這是興趣XD)。最後聽說使用率不高,那也無話可說。

每場講者要開講之前,設備組必須幫講者設定並確認好錄影錄音、開啟投影片、教導講者該如何使用投影筆、然後幫他按下錄影鍵並讓他開始演講。要知道每場次之間的間隔很短,所以常常是趁主持人一邊在介紹講者的時候,設備組必須要在短時間之內完成上列的動作。

即使是講者開始演講之後,也會遇到許多設備上的問題,像是切換投影片切不過去(在此勸大家投影片不要濫用特效,每次都是因為這樣而成為當機元兇)、網頁因為編碼或其他緣故打不開、無線麥克風沒有電源什麼的。有這些隨時都可能發生的問題,怎麼可能可以讓人安心地到場外去散步聊天呢?

接著是燈光管控,這算是國際會議廳設計不良,燈光的關閉距離講台非常遠且不集中,所以得另外派人手去控管燈光,而且每一場都要控制:在主持人介紹與問題討論的時候開燈,在投影片播放的時候關燈。

最後是這場研討會最讓人欣慰的地方:沒有講者要求更換投影片或是要使用自己的筆電。請想像一下這種慘狀,在極短的場次切換時間內,你還要另外換投影片、架設筆電,得讓臺下近百名觀眾看著你作業,這場景豈不尷尬至極?


上述這些問題,全部都不會找其他組負責,而是找設備組。

而我們設備組,扣去場外看顧電腦(因為是臨時找來的學長,所以也不熟悉狀況)與攝影人員,僅有兩人。

提心吊膽地看著一次又一次的意外接連發生,這種讓人得繃緊神經去待命的前線工作,十分累人。

我再強調一次,僅有兩個人。

我並不是很喜歡被說「因為你知道怎麼操作電腦所以只能你來作設備組」的這種逃避學習的理由。但實際上,身邊還是會有這種人的樣子。

不過最大的問題應該還是出自於自己對別人的不信任感,事事都自己來的結果,當然就是這種下場。

本來在籌備會時不希望當組長的自己,結果最後還是在做像是組長的工作。

該說是活該嗎?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