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丁式Blogger訪客留言板

image



訪客留言板的必要性

訪客留言板只是一個單純簡單的留言功能。儘管Blog中已經提供很多地方給讀者提出他們的看法,讀者可以對每一篇文章發表意見,但是我也發現到很多讀者並不是想針對某個主題來發表留言,而只是單純地想「對Blog的管理者講話」而已。因此我認為訪客留言板仍是有其必要性,所以在我的Blog右邊一直有著一塊訪客留言板的功能。

在以往我一直使用Cbox作為訪客留言板,但是Cbox本身是第三方服務,而留言的資料也無法保留、管理,讀取速度也頗慢。在六月我為「布丁布丁吃?」改版時,就已經提出了這個弱點,而打算改用Blogger內建的留言功能來製作訪客留言板。

image

日前我已經小試身手地在右邊導覽列加入了「布丁布丁來聊天」的留言板,很遺憾地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人願意來留言。不過這也是預料內的狀況就是,畢竟使用訪客留言板的人的確不多。有需要跟我講講話的話,就請使用訪客留言板吧。

布丁式Blogger訪客留言板安裝教學

今天我將這功能改進成為可以讓人安裝的功能。如果您也想要利用Blogger文章意見作為訪客留言板,而不想要再另外申請其他服務,那麼布丁式Blogger訪客留言板應該可以達成您的需求。

接下來,就請一步一步地照著設定吧:

1. 發表一篇「訪客留言板」專用文章

image

請建立一篇專門為了作為訪客留言板專用的文章。附帶一提,「布丁布丁吃?」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訪客留言板,有人有注意到嗎?

2. 取得blogID跟postID

image

接著請再利用Blogger的「修改文章」功能,找出該篇文章,並記下這時候的網址。上圖中網址被遮住了,此例中的完整網址如下:

http://www.blogger.com/post-edit.g?blogID=8505579180942752344&postID=5270991376408850312

您可以由此得知blogID為「8505579180942752344」、postID為「5270991376408850312」。這兩個編號在稍候設置時會使用,請牢記。

3. 新增小工具「訪客留言板」

image

請到Blogger「設計」中「網頁元素」的頁面去新增小工具「HTML/JavaScript」。

image

標題您可以設定為「訪客留言板」或其他名稱,內容請在「修改Html」的模式中輸入以下內容:

<script src='http://www.google.com/jsapi'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google.load('jquery','1.2.6');</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sites.google.com/site/puddingchen35/Home/puliguestbook/puliGuestBook.js"></script>
<script type type="text/javascript">
// 布丁式Blogger留言板
// @param {Object} config 設定
$.puliGuestBook({
blogID: "8505579180942752344", //blog的ID
postID: "5270991376408850312", //post的ID
url: "http://pulipuli.blogspot.com/feeds/6921201361608060798/comments/default", //訂閱張貼意見的網址,或是文章ID:115667103250300740
css: "https://sites.google.com/site/puddingchen35/Home/puliguestbook/puliGuestBook.css", //CSS樣式表
container: "#puliGuestBook", //顯示留言的元素
listNumber: 20, //顯示留言數量。超過此數量時,會顯示「閱讀全部留言」的連結。
adminName: '布丁布丁吃布丁', //Blog主人的名字
adminPhoto: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V6vw1VIdeIzh1wkVnCWL3HYGj09ht_WvkgNBkcHjr_jC2pX8BKCEOEAGMymBMOFhKOPeVSn85EXbt08qdW7ZTWjWHCGKUpJfh_oi2qlHrtMh1xk12qlWNKQyXPwPZhqRZXGN88g/s45/', //部落格主人的照片
anonymous: '匿名', //匿名者的名字
readMore: '閱讀全部留言', //閱讀全部留言連結的名稱
write: '撰寫留言', //撰寫留言連結的名稱
reload: '重新讀取' //重新讀取連結的名稱
});
</script>

其中有幾項設定是建議您修改的:

  • blogID:就是上一小節提到的blogID,請確實輸入。
  • postID:就是上一小節提到的postID,請確實輸入。
  • adminName:請填入您留言時會顯示的稱呼。可以將此行刪除不寫。
  • adminPhoto:請填入您照片的網址連結,最好是正方形的圖片。這是因為本功能無法偵測使用者的頭像,只好自行輸入。

其他的設定請參考程式碼中的說明。除了blogID跟postID是必須填寫之外,其他的資料都是選填。舉例說,如果你要

4. 儲存並完成

image

請依序儲存整個設定,再回頭開啟您的首頁,應該就可以看到訪客留言板正常運作了。


結語

基於將所學所得分享出來的自我要求而整理了這一篇,事實上也花上不少時間來改良訪客留言板。此處使用的訪客留言板功能跟「布丁布丁吃?」使用的訪客留言板是分開發展的兩個程式,這是由於「布丁布丁吃?」很常被我亂改導致系統不穩定,請大家使用此文章教學的穩定版本即可。

好,終於把這功能寫完了,心中的石頭又放下了一塊。接著下一篇繼續努力。


  • 2011/4/1:補充,您的Blogger讀取權限必須設定為「任何人」才能使用此功能
  • 2013/5/27:加入了更新CSS的說明

總共73 則留言 ( 我要發問 , 隱藏留言 顯示留言 )

  1. 回覆刪除
  2. 回覆刪除
  3. 回覆刪除
  4. 回覆刪除
  5. 回覆刪除
  6. 回覆刪除
  7. 回覆刪除
  8. 回覆刪除
  9. 回覆刪除
  10. 回覆刪除
  11. 回覆刪除
  12. 回覆刪除
  13. 回覆刪除
  14. 回覆刪除
  15. 回覆刪除
  16. 回覆刪除
  17. 回覆刪除
  18. 回覆刪除
  19. 回覆刪除
  20. 回覆刪除
  21. 回覆刪除
  22. 回覆刪除
  23. 回覆刪除
  24. 回覆刪除
  25. 回覆刪除
  26. 回覆刪除
  27. 回覆刪除
  28. 回覆刪除
  29. 回覆刪除
  30. 回覆刪除
  31. 回覆刪除
  32. 回覆刪除
  33. 回覆刪除
  34. 回覆刪除
  35. 回覆刪除
  36. 回覆刪除
  37. 回覆刪除
  38. 回覆刪除
  39. 回覆刪除
  40. 回覆刪除
  41. 回覆刪除
  42. 回覆刪除
  43. 回覆刪除
  44. 回覆刪除
  45. 回覆刪除
  46. 回覆刪除
  47. 回覆刪除
  48. 回覆刪除
  49. 回覆刪除
  50. 回覆刪除
  51. 回覆刪除
  52. 回覆刪除
  53. 回覆刪除
    回覆
    1. 回覆刪除
    2. 回覆刪除
    3. 回覆刪除
    4. 回覆刪除
    5. 回覆刪除
    6. 回覆刪除
    7. 回覆刪除